城市越来越拥挤的同时,城区小学的班额变大了。而在城市快速发展的时候,农村小学的生源却在逐渐萎缩。
不过,为了让村里的孩子能在家门口上学,莘县大王寨镇西王庄共筹资20万元,重新建起了村小学。
西王庄是个大村,村民们希望能恢复以前的完全小学。
可三个年级一个老师,这课怎么上?
为找老师,村干部没少往外跑。
为留住老师,村委会成员帮着打扫学校卫生,还找来人家淘汰的电脑为老师安上了网线。
可现实的尴尬仍在——
学校虽有了,桌凳还配不齐;
现有的4个老师,英语水平都有限,该开的课开不起来;
师资力量太薄弱,不少村民已把孩子送出去上学。
在师资紧张的情况下,不知道村民“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学”的这个愿望何时能实现。
他们的梦想,能成为现实吗?
企盼 多派几个老师来村小学教孩子
西王庄村的小学,在村南的第一条街上。学校的大门有些简陋,上面也没有题校名。
9月18日中午12时30分,住在学校的刘文池老人正在吃饭,看见有陌生人来,他手里拿着馒头就赶紧迎了出来。
“你是新来的老师吧。”看着眼前陌生的面孔,刘文池很激动,热情地招呼对方进门坐下。
得到否定的回答后,老人看上去有点失落。“这里有好几十个孩子上学,现在老师不够。”刘文池说,他平时吃住都在学校,看校门,也看着学校里的“家当”。
刘文池告诉记者,他现在住着的两间房子旁边,是一年级的教室。村里今年上一年级的孩子,总共得有两个班。
在村头,有村民说,有的孩子虽然到了上学的年龄,现在还没去报名,在街上疯跑。“有的孩子还没来,一年级的教室还闲着一个。”在刘文池看来,不管怎么说,到了上学的年纪,孩子都得有一张书桌。
为了解决村里孩子在家门口上学的问题,西王庄村委会的干部这两天也是东奔西跑。村里一年级的孩子能招两个班,加上二、三年级,总共有4个班。学校的老师不够,村干部前几天没少往外跑,希望联校能多派几个老师来。
“村干部上午都在学校等着了,12点多才走。”刘文池说,17日下午,联校确实派来了一个年轻的老师,不过还是有缺口。第二天,村委会的干部又在学校等了一天,再也没见新老师来。
刘文池告诉记者,现在的西王庄村小学,实际上是附近前观村明德小学的一个分校。前观村明德小学有一座教学楼,是台湾一位企业家投资建造的。明德小学有教学楼、雕塑、国旗和操场,条件比西王庄村小学好多了。
明德小学的师资力量也比西王庄村小学强,但村民还是希望孩子能在自己村上学。
缘由 孩子在上学路上屡屡受到伤害
李丁聚是西王村村委会的干部之一,他吃过午饭就骑车回到了学校。
“西王庄村是大王寨镇四个大村之一,以前村里有一处完全小学。”李丁聚说,几年前,村小学的教室成了危房,村委会临时租了村民的几间房子。房租不算贵,一年千把块钱。为了让村里的孩子上学,村民在租金上并不太计较。
2007年撤点并校时,西王庄村的村小学没了。“从那时候开始,村里的孩子都要到邻村的学校去上学。”李丁聚说。
西王庄村有2600多口人,村子大,上学的适龄儿童也多。“村小学撤并之前,一至六年级都有。”李丁聚说,那个时候,村小学有200多个孩子,老师也有10多个。
撤校并点之后,西王庄村的孩子到前观村去上小学。去前观村上学,孩子上下学都骑自行车。上学的路有两条,一条是丈樱公路,路好走,但是属于省道,过往的车辆太多不安全;还有一条土路,近一些,但不太好走。
为了孩子上学方便,2008年全村筹资8万元,盖了6间教室,把一、二年级要了回来。如今,村民希望三年级的孩子也能回村上学。
“最近这几年,西王庄的孩子在去前观村上学的路上,没少出事儿。”李丁聚掰着手指头数了起来。一个今年上初中的男孩,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骑着自行车从小桥上摔了下去,鼻子塌陷。在县医院住院花了一万多块钱不说,村民都断定这孩子想当兵是没希望了。一个三年级的女生在上学路上摔断了胳膊,治疗费花了8000多元,最近几天又有一个男生把腿摔伤了,现在还在县医院治疗……
李丁聚说起这几件事时,每次心情都不好。孩子在上学路上磕磕碰碰的事,这几年没少出。村民怨声载道,村委会成员的压力都很大。
“今年又贷了12万元的款,又新建了6间教室,操场也收拾好了。”李丁聚说,村里前后花了20万元建校舍,就是想让孩子能在家门口上学。
现实 开学时三个年级一度只有一名老师
新教室两三个月前就盖好了,村民们都认为今年三年级的孩子上学不用再往外村跑了。但是,等到新学期开学,一件始料未及的事情发生了。
“去年村小学一二年级两个班,学校还有3位老师。这学期开学后,学生比去年多了,老师就剩下了一个。”李丁聚说,韩老师是村小学的老师,也是学校的校长。
下午2时10分,学校上课的预备铃响起,在院子里玩耍的孩子开始往教室跑。在一年级的教室里,有的三个孩子用一张课桌。“开始老师不够,暂时先这样,过几天一年级得分成两个班。”韩老师说,开学半个多月了,一年级的孩子还在报名当中。
新学期开学的时候,西王庄村适龄入学儿童五六十个,同时二年级有学生18个,三年级的孩子有7个,可只有韩老师一位老师。
三个年级一个老师,课怎么上?韩老师说,自己只能尽力。“给一个班上课的时候,别的班的孩子就上自习。”韩老师说,不同年级的孩子课程不一样,课也没法按部就班地上。
一个老师忙不过来,西王庄村村干部将这一情况向乡镇和县级教育部门进行了反映。17日下午,联校给西王庄小学又派了一名老师,同时捎来了三年级的新书。
“三年级的孩子,本来能有30多个。因为没有老师,多数都想办法去了别的学校。”李丁聚说,剩下的这7个孩子,是家庭情况不允许、没法出去上学的,所以坚持留在了西王庄村小学。
为了不耽误孩子们上课,现在西王庄村村委出资从村里聘请了两名代课老师。
杨老师是二年级的代课老师,今年42岁,“电大”毕业,多年前也在学校代过课。因为考取过教师资格证,杨老师再次走上讲台并不陌生。七八年没讲过课的杨老师,希望这次代课的时间不会太长,因为孩子们需要专职的老师,带他们认识外面的世界。另一名代课老师比较年轻,初中毕业,现在教一年级的孩子。
“不管怎么说,现在有4个老师,一个人能管一个班了。”韩老师说,现在4个老师中,有两名是正式的,但英语水平都有限。所以,三年级的新生应该开设的英语课,现在还没法上。只能等专业的英语老师来了,再把这门课补上。
愿望 复建村完全小学是全村人的心愿
经过这些天的努力,也有一个好消息,这让李丁聚感到了一丝欣慰。“联校负责人承诺,三年级的孩子如果多了,会想办法再派老师过来。”
这些天折腾下来,李丁聚也体会到了其中的酸涩。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差,年轻的老师都不愿意来。现在在村小学任校长的韩老师,在西王庄村任教已是第三个年头了。
其实,刚到西王庄村小学,看着操场上的荒草,韩老师的心里也不是滋味。不知道在那样的环境里,自己该怎样坚持下去。
“韩老师刚来的那天,村委会的成员都到学校来了,帮着打扫卫生。”李丁聚说,那种场面把韩老师感动了,韩老师便留了下来。今年,村委会又想办法给老师安上了网线。电脑是莘县实验小学淘汰的,村里买了过来。
不光是电脑,西王庄小学的桌凳上也写着“实小”的字样。李丁聚说,一年级有一个班还没有凳子,只能分班后让孩子从家里带了。实际上,现在二年级孩子上课用的桌凳就是自带的。
“完全小学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应该会比较好。”韩老师说,2007年撤销并点时,大王寨镇(当时为乡)24处村小学保留了7所完全小学。在一些大村,则只保留了一、二年级。
据李丁聚介绍,现在有些村民已想办法把孩子送到了师资力量较好的私立小学和附近的公立小学。去莘县县城上小学的,有的在学校住宿,两周回家一次。也有的村民在县城租了房子,专门接送孩子上学。还有一部分孩子,被家长送到了附近乡镇的中心小学。
李丁聚说,恢复村里的完全小学,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学,这是全村人的心愿。(刘敏)
■相关新闻
国务院出台专门意见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
农村撤并学校须听取家长意见
随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逐年增加、农村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农村学龄人口不断下降,各地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了布局调整和撤并,改善了办学条件,优化了教师队伍配置,提高了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
但同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大幅减少,导致部分学生上学路途变远、交通安全隐患增加,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并带来农村寄宿制学校不足、一些城镇学校班额过大等问题。有的地方在学校撤并过程中,规划方案不完善,操作程序不规范,保障措施不到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
2012年9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指出各地要合理确定县域内教学点、村小、中心小学、初中学校布局,确因生源减少需要撤并学校的,要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
规定 一至三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寄宿
《意见》规定,县级人民政府要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合理确定县域内教学点、村小学、中心小学、初中学校布局,以及寄宿制学校和非寄宿制学校的比例,保障学校布局与村镇建设和学龄人口居住分布相适应,明确学校布局调整的保障措施。专项规划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并由省级人民政府汇总后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备案。
农村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寄宿,就近走读上学;小学高年级学生以走读为主,确有需要的可以寄宿;初中学生根据实际可以走读或寄宿。各地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体力特征、道路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学校服务半径,尽量缩短学生上下学路途时间。
保障 已撤并学校确有必要的可恢复
《意见》提出,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多数学生家长反对或听证会多数代表反对,学校撤并后学生上学交通安全得不到保障,并入学校住宿和就餐条件不能满足需要,以及撤并后将造成学校超大规模或“大班额”问题突出的,均不得强行撤并现有学校或教学点。已经撤并的学校或教学点,确有必要的由当地人民政府进行规划、按程序予以恢复。
倾斜 职称晋升向村小学教师倾斜
《意见》提出,对保留和恢复的村小学和教学点,要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研究完善符合村小学和教学点实际的职称评定标准,职称晋升和绩效工资分配向村小学和教学点专任教师倾斜,鼓励各地采取在绩效工资中设立岗位津贴等有效政策措施支持优秀教师到村小学和教学点工作。
加快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村小学和教学点配置数字化优质课程教学资源。推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村小学和教学点教学质量。(刘敏)
■延伸阅读
学校撤并造成的“大班额”要分流
《意见》提出,学校撤并后学生需要寄宿的地方,要按照国家或省级标准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为寄宿制学校配备教室、学生宿舍、食堂、饮用水设备、厕所、澡堂等设施和聘用必要的管理、服务、保安人员,寒冷地区要配备安全的取暖设施。
各地人民政府要认真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切实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要通过增设农村客运班线及站点、增加班车班次、缩短发车间隔、设置学生专车等方式,满足学生的乘车需求。公共交通不能满足学生上学需要的,要组织提供校车服务。严厉查处接送学生车辆超速、超员和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坚决制止采用低速货车、三轮汽车、拖拉机以及拼装车、报废车等车辆接送学生。
《意见》强调,要高度重视并逐步解决学校撤并带来的“大班额”问题。各地要通过新建、扩建、改建学校和合理分流学生等措施,使学校班额符合国家标准。
省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要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是否制订专项规划、调整是否合理等进行专项督查,督查结果要向社会公布。
县级人民政府要认真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好存在的问题。教育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各地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督促指导。(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