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的不同,本质上是家长的不同。那些教育责任感特别强、能与老师紧密配合的家长,老师自然会对他的孩子更关注一些,因为没有家庭配合,教师的努力都是无用功。
2.同一个班级,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家长综合素质和家庭教育的竞争。三分之一的家长积极配合,执行力强;三分之一的家长按照要求,勉强应对;三分之一的家长不配合或懒的配合。这就是优秀、良好和及格的家庭表现。
3.如果觉得你对孩子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时,试着改变方法,并这样想:如果我不做,孩子的能力将更不能发挥出来。
4.要关注孩子的成绩,但不要过分在意他的名次。尤其不要让他变成一个为争第一、为获表扬而学习的孩子,那只会让他的虚荣心慢慢膨胀。
5.永远记得,夫妻关系影响孩子的性格,一个男人(女人)不尊重他的妻子(丈夫),孩子也不会懂得尊重同学、老师,以后走上社会也不会懂得尊重老板、同事。
6.如果想让孩子爱上阅读,那就先看看自己是不是爱阅读,如果没有,那就每天陪他一起安静的看书。如果你连10分钟都坚持不住,千万别指望孩子能用一小时来看书。
7.优异成绩的取得,除了天分,更多的是求知欲、自控力和专注度的体现。不要抱怨孩子的天分不好,是你没有对他进行针对性训练。
8.学习之路好比爬坡,最艰难处往往需要一鼓作气,挺得过去则一马平川,挺不过去则一落千丈,教师和家长在此过程一定要密切配合,尽力的帮助和引导孩子。
9.万事切莫急,尤其是学习,不要因为自己的虚荣心,便提出超越孩子能力的要求。要告诉他们,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一个人的成就也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需“慢工出细活”。
10.该放手时要放手。不要总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价值观去判断、要求他们。他们有时真的可以决定些什么,甚至比你想象的要好很多。所以,做一个既有知识、又有文化、又懂策略的父母吧,这样你们的关系才能更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