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岛开建第二批名校长工作室,50只“领头雁”起飞
7月4日,青岛市教育局公布了第二批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名单,共计50人,颁发了名校长工作室铭牌。
2014年,为培养教育家型校长,青岛市教育局创新培养方式,启动了名校长工作室建设,首批建设工作室19个,建设周期3年,取得丰硕成果。建设期间,19个名校长工作室,70%以上的工作室成员取得市级以上不同成绩或荣誉,其中5人入选齐鲁名校长(含人选)、16人入选青岛名校长。精准帮扶薄弱学校113所,个别工作室帮扶薄弱学校多达15所以上。
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工作室培养模式,如袁国彬校长工作室的全员大联动和成员间小联动相结合的“双联共建制”模式、孙先亮校长工作室“161诊断式调研”模式、马林校长工作室“12345名校长工作室成长模式”、崔西展校长工作室“TIS”工作模式、张星校长工作室的“订单式有向调研”模式等,为第二批工作室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
首批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届满后,青岛市教育局修订完善《名校长工作室实施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工作室的目标定位,发挥工作室“孵化器”作用,努力把名校长工作室打造成为教育家的生长土壤、名校长的成长摇篮、中青年骨干校长的发展基地。
近年来,青岛市教育局以名校长培养为抓手,着力推进校长专业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在全市中小学校推行校长职级制,取消校长的行政级别,简政放权,加快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释放学校办学活力,促进校长队伍专业化成长。二是加强系统培养培训,先后实施三期青岛市名校长培养工程,加强配套制度建设,组织全市优秀校长开展“走进高校”系列高端研修和境外高端研修,到上海、北京等外地名校跟岗挂职,强化系统培养,推进教育家办学。近年来全市累计培养推出齐鲁名校长36名、青岛名校长67名,其中,青岛市齐鲁名校长数量居全省十七地市首位,校长队伍专业化建设持续走在全省前列。三是注重示范辐射引领,通过开展名校长工作室建设,打造名校长团队、结对帮扶农村薄弱学校、建立城乡教师专业发展联盟等,充分发挥名校长示范辐射作用,促进全市教育实现均衡优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