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煮的方法很重要,不正确的操作方法会影响药物的疗效。
一.先用凉水泡:加入比中药略多的水,淹没需要煎的中药,泡30分钟以上。如果是急性病,可以不用泡;如果天热,应避免发酵;室温低时,可以泡久一些。只要不发酵,泡的时间越长越好。
二.再用大火烧:泡好后的中药,水份可能被药物吸收,这时再补加清水至高于药材2-3指,然后用大火烧开。快开时要注意别糊锅、别溢出。
三.小火慢慢炖:水开后,保持微沸状态即可。这样可以避免糊锅,省能量,还能让药物的有效成份慢慢的均一性的溶出。
四.露药把汁倒:煎到药汁减少至露出药材时,就可以关火滤出药汁了,这是第一煎。
五.重新加凉水:煎完第一煎,再加凉水,煎第二次。煎好后,将两次药汁兑一起。
六.水多再浓缩:两煎药兑一起,如果超过500ml,就算量比较大,应该再次用大火烧沸以蒸发水份,药液浓缩至400ml左右即可。
七.先煎和后下:石膏等金石药材,有效成份难以溶出,应该先煎;花、叶等比较轻的药多含有挥发油,应该后下。如果是煎2次,应该分两次后下。后下就是把别的药煎好后,再放入后下药,再煎10分钟。对于阿胶类的药,应该将两煎后的药汁再烧沸时加入。有的毒性比较大的药,比如细辛、附子,也应该先煎。
八.外感药短煎:治疗外感的药,应久泡短煎。水开后再煎10分钟即可,不可久煎。
九.有的是冲服:比较贵的药,如三七、人参、酸枣仁,可以打成细粉后冲服。或者是打成粉单独煎后服。